原理与假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最近草草的读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回头来想想,我想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我最开始读经济学这本书,是本着想了解经济学这个方向而读的。但却在阅读中发现取了解一种新的问题分析方法,和自我分析的方法却有点不太一样。
简介
首先,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
既然了解了经济学,那么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西方经济学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经济问题进行阐述,着重于对经济规律的概括,找到一种使企业和社会利润最大化的方式。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特点,研究资本在整个社会生产中以利益最大化为流通方向的立场。
经济学永远是研究经济的,只是存在一些立场的不同罢了。比如本书中讲解的经济学都是以生产消费关系为主要引导,然后得到社会福利更大化结果这个方向去思考的。但实际中的经济学并不是完全是这样的,会掺杂一些政治、资本人为控制等各种因素,都在方方面面影响着经济,在不同的方面思考,有时会有不同的结论。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
十大原理
这些经济学原理主要是从三方面进行解释经济学:1、人们如何做出决策;2、人们如何相互影响;3、整体经济如何运作。即使最复杂的经济分析也是用这里所介绍的十大原理构建起来的。
政府干预经济并改变人们自己选择的资源配置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或促进平等。大多数政策的目标要么是把经济蛋糕做大,要么是改变这个蛋糕的分割方式。(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会这样。)决策者可以通过改变政府支出量、税收量和发行的货币量来影响对物品和服务的总需求。需求的变动反过来又影响经济在短期中所经历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组合。
分析方法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方法——冷静地建立并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
- 观察、理论和进一步观察
- 假设
- 经济模型
在经济学中,始终需要考虑的是两点:供给-需求;成本-产量。
供给与需求关系中间以价格为桥梁,最终形成供给-价格-需求之间的平衡。同样的成本-产量之间最终也会在“无形的手”下最终平衡。
在本书中的分析方法其实一直都很简单,都是控制变量的方法,然后使用原理来进行解释。
总结
这本书总体感觉,依然还是偏向于教程方向的书籍,对于经济学方向确实有促进了解的作用,但全书中罗列的点较多,对于普通人,看这本书的成本相对来说较高,而从中汲取的知识其实较少一些。
但每个人的获取的点不太一样,比如我只是想初窥一下经济学的东西,因此成本较高,但却是也得到一些很有趣的东西。能够学习到“经济学十大原理”,并对这些原理有一定的认识,了解了经济学的一些分析方法,算是挺有趣的。
在书中有一点印象很深刻,就是边际成本,因此对于新增数量的成本在数量不同的时候是不同的,同样的还有边际收益。
书中讲了很多概念,然后,我都忘了。